
打造中国中部地区
展览、会议、活动优选地
CN / EN
展览、会议、活动优选地
蝙蝠飞过的长夜,弥漫着恐惧,平凡人用逆行告诉你我,黎明破晓,就在前方。
——致敬不平凡的平凡人
逢新春佳节,在本该万家团聚的节日里,一场疫情打破了以往欢乐祥和的气氛--2019新型冠状病毒。它来势汹汹,似浓雾般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抗疫在即,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展馆义不容辞。
现场运营部同事在抗疫一线合影
(从左到右)
梁栗,赵华民,朱自发,唐超,刘承宗,刘武
郑荣,冯松,夏良宽,周顺波,孙毅,魏国庆
一、临危受命,投身一线
1月27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接到通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国博中心展馆A馆作为市红十字会接收国内国际捐赠防疫物资的集散地之一。紧接着,2月4日又接市防疫指挥部通知,将使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展馆改造成“方舱医院”,至此,整个国博正式投身一线抗疫。
抗疫现场直击
城有恙,众医之。此时此刻,紧要关头,正是我们承担起使命与责任之时。硬仗面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散发光和热,总有一些背影,让我们热泪盈眶,一点温暖,照亮人心。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就有这样一群普通但却不平凡的小伙儿们用行动诠释着这种信念,其中有一名同事值得我们学习,他就是我们运营部的现场主管——赵华民,感谢有你。
二、平凡之躯,逆风而行
从1月27日接到通知起,赵华民便一直奔赴在工作的第一线,配合领导的工作安排,动员、组织员工有条不紊的参与到这场战“疫”中。这两个任务来的又紧又急,在协助红十装卸捐赠物资期间,由于武汉市交通停运,道路封锁,仅有的十几名组员中,每天步行上下班的占半数。在他得知后,便主动将每天负责接送组员上下班的活揽到自己身上。赵华民组每工作12h便与其他两组换班。他说:“头三天的装卸是最辛苦的。”而每组仅6名组员:1名负责机叉,5名负责装卸物资。每每到白班,像这样的一车物资一个小组需要卸货2-3小时才能完成,往往一卸就是3车,量多达百吨。夜班的时候更是要随时待命,大约每隔1小时就会来一车物资需要作业,而一干就是一整夜,忙到凌晨5点才会休息一下。席地而坐习以为常,虽然盒饭凉了,也非常满足。
抗疫现场直击
就在大家没日没夜协助红十运转物资时,他们又接到需要协助B区方舱医院的搭建工作指令。搭建工作之初,由于展馆的电路功率较为复杂,他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对展馆的水电等设施进行讲解,协调组员对方舱医院外围进行导流指示的摆放、外环封闭等工作。忙完物资,赶紧去协助方舱医院搭建,工作至凌晨已然常态,他说:“这都没什么,内场协助有什么能帮的都尽量帮忙,只希望武汉早点好起来。”
三、黎明破晓,疫去春来
他每天忙的不可开交,而他的爱人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ICU重症护士,于2月9日奔赴前线,到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工作,每天12h一班,就算下班了也不能回家,直接到指定酒店隔离住宿。他们俩4岁大的儿子,交由奶奶照看,赵华民说:“儿子说已经好多天没有见到妈妈了,很想她,当然我也很想。”
赵华民妻子逆行的背影
在采访的最后,他说:“对于疫情,我们大家都想着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互相团结,共克时艰;对于工作,看到各方捐赠的物资,看到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坚守岗位的人,中国人万众一心的骄傲感尤为深刻;对于家庭,希望我老婆能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归来就好,也希望家人朋友以及大家都健康平安。”从这段语音中我听出了他声音的沙哑与疲惫,但是也从言语中感受到坚毅和对武汉好起来的热切期盼。
是的,疫情面前,我们无论来自何地,身处何方,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正因为有无数个像赵华民夫妻这样的平凡天使,构筑起抵制疫情的防护墙,才让我们觉得希望不辍,人间值得。感谢这些平凡人的付出,寒夜终将过去,黎明就在前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